对日常使用频率高的条码支付纳入监管。去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对经营特征明显的个人,条码收款服务机构应当为特约商户提供收款条码,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收款服务。 《通知》将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业内人士分析,“个人码不能用于业务催收”的背后,实质是众多从业者对收单市场接手个人码催收市场的期许,让每一笔交易的性质一目了然,转账即转账。消费归消费,加强资金监管,为支付市场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编制的《中国支付行业年度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共办理支付收单业务1737.55亿笔,金额26.74万亿元,而小而多的微商户收到个人转账码。规模居然比这大了好几倍。这意味着,新规实施后,商户收码市场将扩大数倍。
在分析“收款码”之争时,很多讨论都集中在费率上。对于很多微利的小微商户来说,资金成本确实是一个重点考虑的因素。据介绍,目前商户支付码主要有两种。一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户方机构提供的商户支付码;的商户支付码。账户端支付码的费率通常在0.6%左右;而票据端的费率一般为0.35%。相比之下,单边率显然对商家更加友好。
此前,拉卡拉POS机支付表示,“具有明显商业活动特征的个人”的支付市场规模较大。鉴于公司在二维码支付领域的竞争优势,提高公司扫码交易规模和市场份额具有商业合理性。
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研报称,转商户支付码需要线下面对面验证,即收单机构需要走线下,点对点获客。作为收单端的龙头机构,覆盖全国的服务能力是拉卡拉支付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拉卡拉POS机支付表示,已在全国各省市及主要二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了强大的推广服务网络和强大的为中小微商户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
从这一政策来看,未来个体商户收款业务的标准化、数字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相对而言,那些拥有全国收单牌照、全国市场拓展团队完善、商户拓展能力强的支付机构受益最大,比如拉卡拉POS机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