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获得支付业务牌照的支付机构将进入续展申请阶段,结果将于5月初正式公布。
近日,相关人士向支付圈透露,包括拉卡拉在内的首批续牌支付机构已经向人民银行提交了牌照续牌申请材料,人民银行相关部门正在审核牌照续牌。上述支付机构牌照有序进行。 .
据了解,首批27家支付机构支付业务牌照将于2021年5月2日到期,包括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拉卡拉、通联支付等机构。 关于换发《许可证》工作文件的通知要求,支付机构应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法人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换发申请允许”。
相关人士表示,非法转账屡屡发生、大量虚假商户、无实际支付业务、支付业务不符合要求、擅自转账、非法挪用接口、占用客户备付金、侵犯消费者权益等。 ,可能成为取消牌照的关键因素。
严控支付牌照数量,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近年来,央行对支付行业的监管持续从严。 不仅收紧了支付牌照的发放,还加大了对非法支付机构的打击力度。
2016年4月,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管理办法》、《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将支付机构分为五类:ABCDE 11级,不合格的机构将被处以停业甚至吊销执照的罚款。
2021年1月,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非银行支付机构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暂停其部分或全部支付业务,甚至吊销其支付业务许可: (一)累计亏损超过其注册资本的50%; (二)自取得许可之日起未实质性开展部分或者全部支付业务,或者部分或者全部暂停支付业务连续2年以上(三)分类结果及评级连续两年为最低级别; (四)存在对支付服务市场稳定运行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据支付圈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共有100多家支付企业因违规受到处罚,39家支付机构被吊销支付牌照,现有支付牌照232家.
特别是近年来,央行不断优化支付市场结构,严厉查处违规机构。 2020年,银行和支付机构被处罚336起,罚款金额2.8亿元,其中单笔罚款金额高达数亿元。
2020年5月,商银信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银信支付”)涉嫌挪用备付金、直接为非法集资平台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未经授权暂停支付服务等16项违法行为。授权。 共计罚款1.16亿元,创央行对支付机构罚款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继续加强对支付结算市场的监管,严厉查处违反支付结算法律法规的行为,确保支付结算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